如何优雅地使用claude-code¶
近期入坑claude-code, 本文分享一下笔者常用的“省token小妙招”与“在claude辅助下开发项目”的心得 🌟
最近在小🍠上刷见一位大神的claude-code使用心得, 顿悟!
原文: How I Use Every Claude Code Feature
受上述启发, 笔者也准备写一个自用帖.
笔者采用的是 "Claude Code(CLI) + Pro 订阅(5小时限额)" 的方式. 有限额, 虽然平常开发已全部够用, 但还是想着有没有一些小tricks可以“能省则省”.
本文分享一下笔者常用的“省token小妙招”与“在claude辅助下开发项目”的心得.
核心逻辑只有一个: 减少不必要的 Context(上下文)输入, 把 token 用在刀刃上
优雅聪明地初始化¶
/init: 项目的“入职培训”CLAUDE.md: 项目的“员工手册”
(1) /init:
当你第一次在一个新项目目录里打开 claude 时, 应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输入 /init
它会快速扫描你的整个文件夹, 尝试理解:
- 这是一个什么项目? (Python? Node.js? Go?)
- 用什么构建工具? (Make? Webpack? Gradle?)
- 怎么运行测试? (pytest? npm test?)
- 怎么启动服务?
产物: 扫描完成后, 会生成一个文件, 就叫 CLAUDE.md
(2) 在 CLAUDE.md 中明确任务需求/执行方法:
这是 /init 生成的文件,也是最重要的配置文件. 它通常位于项目根目录.
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专门写给 AI 看的 README ("Claude 的宪法")
- Commands
- Code Style
- Code Structure (Project Architecture)
- 个人偏好:
- "注释全部用英文"
- "用uv构建这个python项目"
- "python 版本3.10"
- 省钱: "Be concise. Do not explain code unless asked."
- 省钱: "When fixing bugs, only output the modified function, not the whole file."
节约地管理上下文¶
(1) 每做完一个功能点, 使用 /compact:
- 作用: "智能压缩"
- 保留内容: 文件上下文, 项目结构, 配置设置, 工具
- 对话摘要: 压缩保留
- 特点:
- 可以手动运行(强烈推荐!)
- 当上下文窗口达到 95% 满或剩余 25% 时自动触发
- 有 "microcompact" 功能自动清理旧工具调用
- 场景:
- 在同一任务上继续工作
- 需要保留之前的决策和上下文
- 减少 token 但不想丢失重要信息
- 效果: 就像清空了 "claude" 的 "cache", 只保留持久化数据, 大幅降低后续对话的 Token 消耗
(2) 每开一个新项目, 使用 .claudeignore:
- 作用: 类似
.gitignore, 告诉 Claude 绝对不要读取哪些文件 - 操作: 在项目根目录创建
.claudeignore, 然后写入"想要claude忽略的文件"即可- 笔者常用的“剔除对象”:
node_modules,package-lock.json,yarn.lock,pnpm-lock.yaml,X.log,build,logs,X.csv...
- 笔者常用的“剔除对象”:
Danger
Claude Code 有时为了理解项目, 会尝试读取目录下所有文件
如果它不小心读了你的 package-lock.json (几万行) 或者一个 50MB 的 access.log, 5 小时额度可能瞬间蒸发...
(3) 每当任务切换时, 使用 /clear:
- 作用: "完全清空"
- 保留内容: 文件上下文, 项目结构, 配置设置, 工具
- 删除内容: 对话历史
- 适用场景:
- 切换到完全不同的任务
- 完成一个重要功能或修复后
- 响应速度变慢时
- 效果: 比
/compact更彻底, 从零开始, 最省额度
VSCode 中使用 Claude-code¶
使用的前提是, 先在插件市场下载安装claude-code-plugin
u1s1, 感觉没啥要说明的, 跟在CLI里一模一样...
Claude Code in Github Action¶
"CC in GHA"
功能:
将 claude 这个命令行工具集成到你的 CI/CD 流水线中, 让 AI 自动完成代码审查、生成 PR 描述、甚至自动修复 Bug 😍
参考:
看看伯克利近期的巨著 LEANN 的 PR区/contributor区, 你就能明白 claude-code 在 GHA 中的威力了 😄
步骤:
非常简单, 就是在 GitHub Actions 的虚拟环境(Runner)里:
- 安装 Node.js 环境
- 通过
npm安装 claude-code - 注入
ANTHROPIC_API_KEY - 运行 claude 命令处理你的代码
随便在 open-source 里找一个项目, 看看它们的模板咋写的就行 :)
pro订阅用户不能使用!
Claude API (用于 GHA) 和 Pro 订阅 (用于 Web/CLI 登录) 通常是分开计费的
Claude Pro 订阅用户无法获得 API_KEY, 因此无法使用 CC in GHA.
假如你又氪金充了 Claude API, 那么你就可以使用 CC in GHA, 但是要小心!
API Key 计费陷阱:
- GHA 里无法进行浏览器登录, 所以必须使用
ANTHROPIC_API_KEY - GHA 里跑的每一次 Claude,都是在烧你充值进去的 API 余额,而不是你的 $20 月费
- 切记1: 不要在 GHA 里无限制地跑
- 切记2: 在触发条件里排除 bot 的提交, 或者只使用
workflow_dispatch(手动按钮触发)
ccusage 看看 token 使用情况¶
很多时候我们会想, claude pro 不按 token 计费, 到底能帮我们个人开发者省多少
这时候, 最好的方法是:
- 看看自己一个月用的token情况
- \(cost = {model1}{price} * {token usage}_1 + {model2}{price} * {token usage}_2\)
好消息是: 已经有一个开源仓库帮我们完成这些了!
| Bash | |
|---|---|
1 2 3 4 5 6 | |
比如, 这里粘贴一下我的使用情况:

我用 $20 的月费, 在这三天里 (写本文是订阅服务的第三天) 享受了价值 $14.44 的服务
这说明赚大了! 三天就回本了 70% 😍
如果按这个强度用一个月, 相当于用 $20 撬动了 $150+ 的 API 资源 🐛🐛🐛